Warning: Creating default object from empty value in /opt/app-root/src/content/themes/salient/nectar/redux-framework/ReduxCore/inc/class.redux_filesystem.php on line 29
創造DSE以外的出路 | Well-being in Hong Kong

創造DSE以外的出路

葉兆輝 | 梁穎姿 | 沈君瑜

今屆中學文憑試(DSE) 共有68,128名考生,包括57,127名日校生及11,001 名自修生,較去年整體考生人數減少約8%。今年有23,611 名日校考生至少考獲「33222」(中、英文3級,數學、通識及一選修科亦取得2級或以上成績),符合本地學士學位課程基本入學要求,佔整體日校考生42.2%,較去年增加1.9個百分點。政府改善青年人繼續爭取升學機會,職業訓練局(VTC)於今個新學年開設逾百個課程,合共提供超過1.8萬個學額,有助增加年輕人的就業和培訓機會,從而改善未來的升學就業前途。與此同時,今年亦有6名特殊教育需要(SEN)的考生考獲3科或以上5**,成績優異。他們面對身體上各種不同的障礙,努力向上,也是為了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上找到有利位置,實踐他們的夢想。能夠考上優異成績的學生固然值得讚賞,但是,未能考上的是否就代表他們能力不夠?大家有否發覺,本地年輕人的發展空間往往被DSE的成績控制和支配,就如齊天大聖頭上的金剛箍般箍得緊緊的,讓所有年輕人和家長圍繞着DSE的成績團團轉。

過分着重成績忘了教育目的

從數字來看,大約一半學生可爭取到繼續就學機會,但另外50%成績未如理想或達不到香港教育制度所定的「標準」的學生的出路又如何呢?最近,媒體中充斥如何讓子女「贏在起跑線」的意識形態,令大家麻木地認為學業成績就是一切,上大學就是唯一成功的出路。有些家長更聲稱為了子女着想,從小就硬要他們參加各種不同的補習班、興趣班及面試班等,卻忽視了他們的身心健康。學歷是否代表一切呢?現今社會過分着重成績和分數,把教育標準化,卻忘記了教育的目的是要協助學生了解自己的才能、興趣和天分。我們應該接納和欣賞學生的獨特性,幫助他們建立充實的人生。倘若社會上沒有足夠的資源和配套去協助特殊教育學生或畢業生,即使成績優異,將來面對的困難和挫折可能只會更大。至於,對於成績未能達到升學標準的學生,我們可否為他們提供更多支援,讓他們多一個機會發揮不同的才能?其實每人的際遇和目標都有所不同,有些同學志願想做醫生、律師、工程師,但也有人想做甜品師傅、咖啡師或音樂家等。所以DSE的標準,不是唯一的標準!

政府應推行更多擴展計劃

年輕的一代是社會將來的棟樑,政府應該在教育架構上推行更多擴展計劃,增加DSE 以外的空間,投放資源去栽培及協助這些被忽略的年輕人去尋覓他們的個人理想。每年都有不少青少年遠赴外地升學,一些DSE成績原本欠佳,但往外地之後,也同樣考獲好成績,有驕人的發展。本地課程的標準和學習環境是否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同樣,政府也可以考慮為本地年輕人設立培訓基金,協助成績未如理想的年輕人去發掘他們的潛能和創造就業機會,例如給予3萬名學生每年2萬元的資助,讓他們有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或持續進修。每年額外6億元的開支,相信現時政府的財政狀况是可以應付得來的,况且這是一個有巨大潛力的投資。

同時,香港僱主們也可以為不同類型的學生提供更多就業機會,讓他們發揮自己的所長,不至於被「成績就代表一切」的框框阻礙他們的發展空間。其實人生根本不應該存在什麼起跑線,也不應該有所謂贏與輸。相反,我們應該要好好地活在當下,盡己所能。在此,再次恭喜今年成績表現理想的同學;而成績未如理想的同學也不要灰心,希望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給予年輕人多一個機會,大家都多走一步,他們定必給我們更多的驚喜。

作者葉兆輝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梁穎姿是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項目主任,沈君瑜是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培訓顧問

文章於二零一六年六月三十日在明報刊登,詳情請瀏覽明報網頁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