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兆輝 | 張一 | 黃浩傑 | 程綺瑾
近日政府落實「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下稱低津)推出時間表。預計將有20萬戶、70萬人受惠,令整體貧窮率降低兩個百分點。
該計劃的主要對象是在職貧窮而有兒童的家庭,目的是鼓勵自力更生,紓緩跨代貧窮。低津的推出反映出政府改善貧窮狀况的決心,對於有需求的家庭是一個及時的幫助。然而長遠來看,相信低津對於扶貧難以有大的成效。如何釋放潛在勞動力以及改善基層勞工報酬是決定扶貧工作成敗的核心因素。 Read More
葉兆輝 | 張一 | 黃浩傑 | 程綺瑾
近日政府落實「低收入在職家庭津貼計劃」(下稱低津)推出時間表。預計將有20萬戶、70萬人受惠,令整體貧窮率降低兩個百分點。
該計劃的主要對象是在職貧窮而有兒童的家庭,目的是鼓勵自力更生,紓緩跨代貧窮。低津的推出反映出政府改善貧窮狀况的決心,對於有需求的家庭是一個及時的幫助。然而長遠來看,相信低津對於扶貧難以有大的成效。如何釋放潛在勞動力以及改善基層勞工報酬是決定扶貧工作成敗的核心因素。 Read More
葉兆輝 | 黃浩傑
回應《2014 年香港貧窮情况報告》,我們相信,多角度地分析不同的貧窮指標,將有助社會大眾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貧窮的真實面貌,為扶貧政策提供數據,讓將來的扶貧工作能更聚焦和有效。前文(〈拆解香港2014扶貧數字〉)對2009年至2014年的貧窮率及貧窮人數變化進行了分解分析(decomposition analysis),發現雖然兩貧窮指標在這5年間均呈現下降,但同期內的人口老化、家庭住戶人數減少、總體人口增長這些人口結構的趨勢,其實對該兩貧窮指標的減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力。為了更深入地理解本地貧窮結構問題,除了解貧窮的「闊度」(即貧窮率及貧窮人數多寡)外,本文特別探討貧窮的「深度」(即貧窮差距(poverty gap)的大小)。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