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兆輝 | 黃浩傑
回應《2014 年香港貧窮情况報告》,我們相信,多角度地分析不同的貧窮指標,將有助社會大眾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貧窮的真實面貌,為扶貧政策提供數據,讓將來的扶貧工作能更聚焦和有效。前文(〈拆解香港2014扶貧數字〉)對2009年至2014年的貧窮率及貧窮人數變化進行了分解分析(decomposition analysis),發現雖然兩貧窮指標在這5年間均呈現下降,但同期內的人口老化、家庭住戶人數減少、總體人口增長這些人口結構的趨勢,其實對該兩貧窮指標的減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力。為了更深入地理解本地貧窮結構問題,除了解貧窮的「闊度」(即貧窮率及貧窮人數多寡)外,本文特別探討貧窮的「深度」(即貧窮差距(poverty gap)的大小)。
貧窮人數減貧窮差距增
貧窮差距是扶貧委員會所採用的另一項貧窮指標,以估算將貧窮住戶拉回至貧窮線所需的理論金額。表1羅列了2009年至2014年間,各個貧窮指標於政府政策(下稱政策,主要形式為恆常現金福利)介入前後的轉變。從表中數字可見,不論政策介入前後,雖然貧窮率和貧窮人數在這5年間都有減少,但同期貧窮差距卻擴大了,每月增加了2億5200多萬元。按年齡組別及家庭住戶人數劃分整體及貧窮人口的話,政策介入前和政策介入後清晰的呈現出:一、各人口組別均面對着貧窮率減低或改變不大,平均差距卻上升的情况。二、家庭人數愈少,每月平均貧窮差距(下稱平均差距)愈大。
影響貧窮差距的因素
現在探討政策介入前後,不同的因素如何影響2009年至2014 年間每月貧窮差距的變化。對政策介入前6.13億元的升幅進行分解分析,結果顯示在貧窮人口結構維持不變的情况下,超過九成(93.8%)的升幅(5.75億元)來自各貧窮人口組別平均差距的轉變;相反地,假設所有貧窮人口組別的平均差距都沒有改變的話,剩餘的升幅(3800萬元)自然來自貧窮人口結構的轉變。當中,貧窮人口老化現象佔了當中的4700萬元、貧窮住户中家庭住戶數目減少的現象增加了平均差距的3500萬元,但因貧窮人數的減少收窄了4400萬元平均差距,2014年的整體平均差距比2009年有6.13 億元的升幅。政策介入後的比較,更加突顯出來自各貧窮人口組別平均差距對整體平均差距的影響,平均差距增加的效果是3.16億元,佔整體125%,因為貧窮人數減少,減少了9700 多萬元(-38.5%),整體平均差距為2 億5200 萬元。
政策介入後各個因素所貢獻的貧窮差距都比政策介入前低,足證政策介入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我們注意到平均差距的轉變是政策介入前後每月貧窮差距上升的主要因素,這是由於每一貧窮人口組別的平均差距在這5年間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尤以小家庭(1人和2人)的升幅最為顯著。
總體來說,香港貧窮的「闊度」(即貧窮率及貧窮人數多寡)改善了,但貧窮的「深度」仍是一大挑戰。這正如某種滅火的情况,範圍縮小,但還未完全控制火場,一些地方火勢仍然猛烈,這也反映出香港存在一些結構性的貧窮群組。
我們需要認清貧窮率和貧窮人數與貧窮差距有着不同走勢的事實,從而有效地梳理貧窮問題。政府要面對的貧窮形勢是嚴峻,但一些問題,也是形勢比人強,例如離婚人士增加。所以需要透過多方面的干預才可以有效改善貧窮人士生活素質。
作者葉兆輝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黃浩傑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研究助理
文章於二零一五年十月三十號在明報刊登,請點擊這裡以瀏覽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