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淑怡 | 程綺瑾 | 葉兆輝
每年的10月10日為世界精神健康日,成立此日的目的是提醒大眾精神健康的重要,以及多關注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沒有心理健康便沒有健康(No health without mental health),可見精神健康是組成整體健康的必要部分。
可是,普羅大眾對精神健康的認識往往多有誤解,很多時對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帶有負面標籤。其實,心理疾病與心臟病和糖尿病等身體毛病一樣,所有人均有機會患上;同樣,只要得到適當治療和支援,是可以痊癒的。
可分三方面關注
由於我們每個人均有機會遇上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問題,及早預防便變得十分重要,因而從小便應該關注精神健康,而家庭與學校正是理想的起點。
家庭
父母的關愛對於子女的成長尤其重要,溝通模式也會影響親子關係。假如你向父母提出不想上學,你希望得到的回應是責備式的「你為什麼不上學?學生當然要上學!」還是關愛式的「我感到你不喜歡上學,可以告訴我不想上學的原因嗎?」
當子女表達想法和感受時,父母雖然毋須完全贊同,但必須理解他們有哪些想法或感受,這才能與子女建立溝通的基礎;父母與子女能否有效溝通,是靠日常相處積累而來的。如家庭是一個鼓勵坦誠表達的地方,父母親身示範,遇有問題,夫婦之間、家人之間可以一起商量,相信當子女遇到困擾時,自然會視父母為最佳的傾訴對象,彼此的關係會變得更加緊密。
學校
建議為各年級安排特定課節,教授與心理健康相關的知識和技巧,例如情緒管理、解難技巧、感恩之心等,讓學生培養正面的態度和有效的方法,面對自己的情緒、壓力和困難,並懂得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從而保持精神健康;這好比推廣健康飲食和適量運動一樣,作用是改善身體健康,預防疾病。
可是,就我們在學校推行精神健康課程的經驗而言,要為這個主題爭取課時,經常會遇到困難,因為學校可以發展這個主題的科目和課時不多,全年可能只有8堂,所以很多時只能借用大部分的成長課、德育課或班主任課,因而令學校未能兼授其他同樣有益的內容。
如何安排課程和課時,端賴學校領導層和教育局對學童精神健康的重視程度。學校是傳授知識的地方,也是培育個人成長的地方,若能平衡學科與非學科的課時比例,加上在日常學校生活中鼓勵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相信有助提升老師和學生對精神健康的關注。
此外,教育局亦可考慮引入心理健康普查計劃(screening programme), 在徵得家長同意後,利用簡單的問卷,篩查有情緒困擾(甚至有自殺念頭)的學生,將可爭取時間協助學生渡過難關。此類普查計劃就像定期的身體檢查,若能及早發現病徵,作出適當治療,痊癒機會便可大大提高,甚至減低發病機會。
當然,這類普查計劃還需老師、家長與相關心理健康支援服務的配合。協助學生時,須有足夠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員(例如輔導老師、學校社工)跟進,包括通知家長、了解學生和家庭近況,有需要時作適當轉介。一方面主動找尋需要支援的學生,一方面鼓勵學生和家長尋求協助,將可更全面地減少學童患上心理疾病和自殺事故。
社會
曾有不同的研究顯示,無論學童、在職人士、家長和老師均面對不同程度的壓力,患上情緒病亦有年輕化的趨勢。由此可見,關注精神健康是大眾的事,提升公眾認識精神健康和社會服務實在刻不容緩。政府可以定期發放資訊,增撥資源,在社區推廣精神健康的活動,讓大眾認識更多,才可協助自己或親友尋找適切的服務,對有精神健康問題的人有更多的理解和體諒。根據本中心對本港的地區分析研究,低收入社區在精神健康上有較大的需要,所以可在這些地區作起點,加強精神健康的教育和推廣。
身心健康同樣重要
香港社會普遍比較重視身體健康,家長會購買各種營養補充品助子女快高長大,政府亦建議向較高風險的人推行大腸癌健康篩查。相比之下,對精神健康的投入和關注又有多少呢?
其實,精神健康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當一個人受壓時,可能會情緒低落、胃口減少、失眠等,抵抗力亦可能變差,較易生病。一個人長期身體不適時,可能會感到無助、沮喪,對身邊事物提不起興趣。
因此,期盼家庭、學校和社會等各層面均可如重視身體健康一樣,同樣重視心理健康,讓我們有強健的體魄之餘,也有穩定的情緒,面對日常生活挑戰的能力。
黎淑怡為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項目主任;程綺瑾為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研究助理教授;葉兆輝為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與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
文章於二零一五年十月十號在信報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