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reating default object from empty value in /opt/app-root/src/content/themes/salient/nectar/redux-framework/ReduxCore/inc/class.redux_filesystem.php on line 29
學習接納 懂得欣賞 | Well-being in Hong Kong

學習接納 懂得欣賞

沈君瑜 | 許麗澤 | 鄭雅心 | 葉兆輝

最近發生多宗青少年輕生的悲劇, 當中一些遺書表達對家人的歉意。很多年輕人與家庭關係不甚融洽,雖然父母對子女的關愛是無條件的,但可能因為表達的問題,造成溝通障礙或關係破裂,實在令人傷感。「愛」是人性的基本需求之一,不同的人對「愛」有不同的感受和體會,如果對方未能感受愛,也提醒我們表達愛的方式是否合宜。或許透過語言和行動來表達愛,「愛」就不再是抽象的東西了。讓我們能感受愛,也能表達愛!

父母是孩子的避風港

近年的種種社會問題,例如人口老化、經濟不穩或貧富懸殊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社會充滿極端情緒和無望感;而學童由於年紀尚輕,要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環境中成長,所承受的壓力實比成人更甚;在如此情況下,父母飾演的角色尤其重要。在家庭系統理論中,家庭是一個情緒系統,孩子的情緒比較容易受父母的影響,當飽受外界的壓力時,父母可以成為孩子的避風港;相反,若父母未能體諒和照顧孩子的情緒,反而怪責孩子不如人,便可能大大增加他們的負面情緒。

傳統中國文化認為「子女不可以讚,否則便會讚壞」,這種根深柢固的思想往往有礙父母欣賞子女的優點,也較少把讚賞宣之於口;加上大部分父母過分着重子女的學業成績和體藝才華,只有成績表上有卓越表現的才會認同是好學生,品德好而成績不出眾的學生,則較難得到重視和讚賞。

教育的定義包含教授知識和培育個人成長,讓學生學懂自理、獨立、為將來社會上的挑戰作好準備,而這些能力很難以試卷量度。青少年正值生理成長、身心變化最急劇的時期,他們十分需要藉別人的肯定、接納和認同來建立自信。

事實上,不論處於人生哪一個階段,我們也渴望獲得我們重視的人(significant others)的肯定。但究竟欣賞別人,是否須有一套客觀標準?

上年度,本中心得到優質教育基金的資助,推行「培養學生正面態度和價值觀」的主題網絡計劃。經過與中小學校長、主任、社工、老師多次接觸後,發現現今學生一般缺乏自信,大多數未能覺察自己的優點或長處;更甚的是,他們認為只有成績優異才會獲得別人接納,但成績優異的學生往往只佔少數。

同學缺乏自我肯定,容易受外界影響,例如朋輩、傳媒、廣告、互聯網等, 均會影響個人的判斷力;即使成功跨進大學門檻、成績較佳的大學生,也未必有良好的自我感覺和精神健康。這個學年,便有大學生選擇結束生命,情況實在可悲。

成績好 = 會成功 = 有價值——這是本地社會常見的公式和標準。然而,一個人的價值豈能只用分數或工資來衡量?在這個競爭激烈和追求完美的文化裏,我們已習慣「捉錯處」:假若學生考試獲得85分,我們會慣性地專注那15分的失誤;假若考得兩科A、一科C,便會要求子女着力補習較為遜色的科目。可是,在這個追求完美的過程中,我們卻忽略肯定孩子的努力和長處,令孩子只着眼自己的問題而非優點。

學習接納子女的長短

美國心理學家Martin Seligman是創立正向心理學理論的始祖,他強調推動正面元素,如樂觀、希望、仁愛等,他把人類的美德歸納為六大類品格優點(Character Strength),包括智慧與知識、勇氣、節制、仁愛、公義和靈性、超越,他認為懂得發掘和欣賞自身品格優點,對個人成長來說尤其重要,有助發揮個人潛能,長遠有助培養抗逆力,積極面對人生的挑戰。

此外,肯.羅賓森(Ken Robinson)在《讓天賦自由》和《讓天賦發光》是亦指出,如果教育的目的只是知識的萃取,那麼很大部分的教育可由科技取代,但社交能力、品格修為、公民素養、人文藝術的素養,都是不可透過科技而獲得的,必須靠自己親身體驗、與人和環境互動,並用心培養,才能擁有。只有了解自己的強弱喜惡,才能在茫茫大海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發揮所長,作出貢獻。

在這個充滿矛盾和競爭的社會裏, 如果家長懂得以一種正面的態度欣賞子女的多元技能,學習接納子女的長短, 相信親子關係會來得更加和諧。就如Seligman所說,我們應該着重個人潛能的發展,而不是盲目追求分數和成績上的進步。

今天的社會,需要多一點的欣賞、 多一點的包容,給別人多一個機會,彼此才可建立一個健康和進步的社會。大家可以成為彼此的守護天使,互相扶持,為香港的未來修補不平的道路。

沈君瑜為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培訓顧問;許麗澤為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課程發展主任;鄭雅心為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課程發展主任;葉兆輝為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與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

文章於二零一六年三月十二號在信報刊登。

<參考資料>

Robinson, K., & Aronica, L. (2015). Creative Schools: The Grassroots Revolution That’s Transforming Education. Penguin.

Robinson, K. (2009). The element: How finding your passion changes everything. Penguin.

吳嘉瑜 (2005)。倒轉的親子位置—「親職化」兒童之相關文獻探討。輔導季刊,41(1), 21-28.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