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Creating default object from empty value in /opt/app-root/src/content/themes/salient/nectar/redux-framework/ReduxCore/inc/class.redux_filesystem.php on line 29
從住戶月收入結餘看公屋福利 | Well-being in Hong Kong

從住戶月收入結餘看公屋福利

張一 | 葉兆輝 | 鄭雅心

A小姐自小與母親相依為命。兩年前居屋業主收回以友情價租出的「蝸居」後,驟感迷茫。天下之大,竟找不到容身之所。當時母親及自己均有穩定工作,兩人不合資格申請公屋,卻又負擔不起私人樓宇昂貴的租金,更莫想「上車」買樓,對兩母女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結果,為了成為公屋合資格申請人,母親辭去了工作,寄居於親友籬下的板間房。而A小姐則硬着頭皮投靠多年不見的父親。按房屋署指示,兩人公屋的入息上限為1萬6000元,因此母親只能到街市打打散工。兩人的生活開支主要靠A小姐的文職工作一力承擔。

有能力成為私人屋宇租戶的,其實命途亦同樣坎坷。B 先生,月入不到3 萬元,須照顧太太及初生嬰兒。月薪的一半以上都花在住屋問題上,餘下的還有兩人的起居飲食及照顧嬰兒的大筆開支,讓B先生成為了「月光族」,莫說為兒子建立學習基金,有時候他們更處於入不敷支,需要消耗儲蓄的困境。

公屋具顯著扶貧效果

基於政府統計處每5年進行一次的住戶開支統計調查,我們對比分析了最新發布的2014/15 年和5 年前(2009/10年)的住戶開支調查數據,計算住戶月收入減去月開支得到每月的收入結餘,將結果按收入五等分和房屋租住類型呈現。資料被分類為公屋租戶、私屋租戶,以及沒有房屋貸款的私屋自置住戶。剔除了有房屋貸款的私屋自置住戶,因為該系列調查未能獲得準確的房屋貸款數據。如表1顯示,以縱向時間跨度來對比,總體來說,在大多組別2014/15年度的結餘狀况都好過2009/10年度。但在橫向比較不同組別時,無論在2009/10年度,還是2014/15年度,「夾心階層」,即私屋租戶中最低收入組別的家庭,平均每月都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雖然從2014/15年的數據顯示此組別的經濟困境稍有紓緩,但仍然堪憂。私屋租戶的平均月入結餘遠低於相應的公屋租戶,收入最低的20%私屋租戶之平均月入結餘皆小於零。反觀公屋租戶,在同等收入情况下的月入結餘已經達到了沒有房貸的私屋自置家庭的標準。

讀者或許會質疑家庭結構差異可能導致開支需求不同。因此我們特別配對了家庭收入、戶主年齡和性別、住戶人數、家裏兒童(14歲及以下)和長者(65歲及以上)數目相同的公屋租戶、私屋租戶和無房貸的私屋自置群組來作比較。

結果如表2顯示,戶主的年齡對月入結餘沒有顯著性影響。然而,若戶主是女性、住戶人口愈多、兒童數目愈多及長者數目愈少,便愈容易對該家庭的月入結餘有負面的影響。但對家庭結餘產生最顯著影響的仍是住屋類型。當兩戶家庭在各家庭結構、收入各方面都類似的情况下,如果一戶居住公屋,一戶租住私屋,前者比後者的月入結餘平均高出約8700港元!這一差距在2009/10年只是約7000港元,這說明了公屋的福利價值在這5年裏進一步上升了。

根據我們的分析,公屋的平均福利金額達到驚人的每月近8700港元,再次印證了公屋作為重要的福利政策工具擁有顯著的扶貧效果。在樓價仍然大幅超於市民承擔之下,增加公屋的供應值得政府繼續支持。但政府過往在做長遠房屋策略的時候,主要是基於住戶數目淨增長、受重建影響、居住環境欠佳,以及根據過往趨勢推斷的未來房屋新增需求,並未考慮符合公屋申請條件,卻在私人樓宇捱貴租的低收入家庭的公屋需求。公屋的設計宗旨是為「沒有能力租住私人樓宇的低收入家庭」提供住屋保障。「夾心階層」雖租住私屋,但入不敷支,正屬於「沒有能力租住私人樓宇」的典型案例。最新的公屋輪侯時間不斷增加至平均3.9年,但實際上,有不少家庭已等待超過5年,這其中包括很多此類「夾心階層」。而另一方面,本文的分析亦顯示,在公屋租戶中存在月入結餘高達三四萬元的家庭,屬於日常概念中的「公屋富戶」,政府需要積極處理公屋的流轉問題。

房屋分配重整是有效解決貧窮的方法

然而,一直被忽視的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夾心階層」。早年「公屋及雞髀」的事件讓很多人誤以為居住公屋等於貧窮,租得起私人樓宇才是有能力。是次研究顯示,租住私人樓宇的低收入住戶所面對的經濟壓力明顯高於居住在公屋的住戶。政府在預測未來房屋需求、制訂房屋供應目標的時候,應新增考量符合公屋申請條件的私屋租戶的數量。為滿足此方面需求,政府除增加公屋供應量及供應速度之外,也要有效地執行對公屋住戶資格的覆查。秉承公平原則推動住戶有進有出,將有助於緩解目前的公屋輪候壓力。適當的房屋分配和重整是一個有效解決香港貧窮問題的方法。

公屋的扶貧成效顯著,怎樣有效地計算對扶貧的影響也是重要的。筆者期盼社會各持份者都能務實和客觀理解和改善香港的貧窮情况。

作者張一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研究員,葉兆輝是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鄭雅心是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課程發展主任

文章於二零一六年六月一日在明報刊登

Leave a Reply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